讀書會,從這裡開始!
歡迎加入讀書會的世界!如果你對讀書會感興趣,卻不確定怎麼開始,我們精心準備了一系列講座、實用資源與經驗分享,陪你一步步展開共讀旅程。

一、讀書會大解密【講座課程】

想了解讀書會怎麼進行、怎麼帶領?我們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實戰講者,分享他們的帶領經驗與實用技巧,幫助你打造屬於自己的讀書會。

二、歷年讀書會同學分享【實例分享】

感謝過去參與的讀書會實例分享,他們從申請讀書會到成果報告的分享。

專業經典↓

眾「身」喧嘩現代文學中的身體面面觀[申請文件]
眾「身」喧嘩現代文學中的身體面面觀[期末分享]
選擇與存在——解讀《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》[申請文件]
選擇與存在——解讀《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》[期末分享]
「問世間情為何物」:亞洲經典情詩選讀[申請文件]
「問世間情為何物」:亞洲經典情詩選讀[期末分享]

教學研討↓

圖文悅讀力[申請文件]
圖文悅讀力[期末分享]
公民時事沙龍[申請文件]
公民時事沙龍[期末分享]
悄語心聲[申請文件]
悄語心聲[申請文件]

專題討論↓

文化共生讀書會[申請文件]
文化共生讀書會[期末分享]
葛來芬多家十分_家族治療讀書會[申請文件]
葛來芬多家十分_家族治療讀書會[期末分享]
探討繪本中的結局表現手法——關於黑暗與美好的結局[申請文件]
探討繪本中的結局表現手法——關於黑暗與美好的結局[期末分享]
八尺門的辯護人,引領我們了解的真相[申請文件]
八尺門的辯護人,引領我們了解的真相[期末分享]
生死語共-靈魂急轉彎[申請文件]
生死語共-靈魂急轉彎[期末分享]
從0到9大學生RUN RUN RUN運動身體好[申請文件]
從0到9大學生RUN RUN RUN運動身體好[期末分享]
史學思維養成跨校聯合共讀會[申請文件]
史學思維養成跨校聯合共讀會[期末分享]
以女性脈絡中的「情」觀看生命:探討亞洲文學中的女性議題[申請文件]
以女性脈絡中的「情」觀看生命:探討亞洲文學中的女性議題[期末分享]
大飲飲於食:飲食與文學的多彩世界[申請文件]
大飲飲於食:飲食與文學的多彩世界[期末分享]
奔向研究的終點[申請文件]
奔向研究的終點[期末分享]
關係之繭-從家族治療看見關係中的親密與自主[申請文件]
關係之繭-從家族治療看見關係中的親密與自主[期末分享]

成長探索↓

你今天chill了嗎[申請文件]
你今天chill了嗎[期末分享]
目標是成為時間管理大師[申請文件]
目標是成為時間管理大師[期末分享]
內耗人自救會[申請文件]
內耗人自救會[期末分享]

歷屆選讀書單

[1132選讀書單]
[1131選讀書單]
[1122選讀書單]
[1121選讀書單]
[1112選讀書單]
[1111選讀書單]

三、圖書館共讀資源【圖書館支援】

[圖書館的討論空間介紹]

四、常見問題一次解答【讀書會FAQ】

第一次參加或籌辦讀書會嗎?這裡有些實用小撇步,幫助你更順利展開!

A:
讀書會的選書並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,最重要的選書原則是成員們都願意讀的書。
如果真的要提供可選書標準,可試著參考以下標準。

  • 獨創性-書裡的觀點新不新?或是經典的跨時代適用觀點?
  • 思考性-內容能不能讓大家有共鳴,是否有討論空間?
  • 再讀性-不同次閱讀是否有不同的啟發?
  • 篇幅長短-在聚會期間能讀完嗎?
  • 學習目標-跟主題目標是否合適?

參考自
1. 讀書會專業手冊(1997)。讀書會專業手冊(頁109-113)。台北市:張老師文化事業。
2. 曹春燕(2020)。讀書帶領有新招:用繪本、書籍、影像打造美好共讀習慣(頁64-65)。台北市:四塊玉文創。

A:
為了讓討論更加順暢且有成效,以下原則可以讓每次對話更順暢,可試著先討論看看。

√ 抱持開放、平等的心情參與(每個成員都是平等的)
建議先完整閱讀內容並客觀理解內容
√ 注重傾聽對方的發言,理解他人的思路與觀點
√ 避免打斷對方發言
√ 發表觀點時,練習做有結構的表達
√ 試著每次討論結束後做個簡單收尾

參考自
1. 曹春燕(2020)。讀書帶領有新招:用繪本、書籍、影像打造美好共讀習慣(頁22-23)。台北市:四塊玉文創。
2. 讀書會專業手冊(1997)。讀書會專業手冊(頁43-47)。台北市:張老師文化事業。
3. 方隆彰(2013)。嚮往美感的讀書會(頁47-62)。台北市:香海文化。

A:
讀書會並沒有固定的流程,有些讀書會劃分成導讀階段、討論階段、共創內容/反思&結論階段,也有些讀書會因為以繪本、或特定的題材為討論對象,特別加入了作業回饋、專業分享、反思回饋等環節。

參考自
1. 曹春燕(2020)。讀書帶領有新招:用繪本、書籍、影像打造美好共讀習慣(頁84-91)。台北市:四塊玉文創。
2. 林揚程(2019)。共讀的力量:帶領社群學習的引導技術。

A:
領讀資料的準備與導讀,是讀書會討論重要的部分,不同類型的書可以試試這幾個方向,但建議要認真考量到成員間對內容的熟悉程度,領讀資料要為讀書會的討論提供有力支撐。

例如讀

  • 哲學作品:領讀資料注重釐清命題與名詞、嘗試回答的內容…等
  • 自然科學作品:領讀資料注重想解決的問題、解題的變項、問題內涵…等
  • 實用性作品:領讀資料注重怎麼掌握實用性技能、可依循的規則…等

或可以熟悉程度拆解資料,將領讀資料分為

  • 聚焦作者傳達的內容的「主要概念」:目的是減少因未充分閱讀產生的資料落差
  • 回歸讀書會學習目的的「延伸概念」:目的是讓成員能展開討論並提出個人見解

參考自
1. 讀書會專業手冊(1997)。讀書會專業手冊(頁83-90)。台北市:張老師文化事業。
2. 曹春燕(2020)。讀書帶領有新招:用繪本、書籍、影像打造美好共讀習慣(頁103-109)。台北市:四塊玉文創。

A:
領讀資料之外,閱讀材料要怎麼挖掘適合討論的議題也是容易遇到的問題,可嘗試以下方法

√ 書籍中的「精選內容」
√ 找出可成功「引發討論的書籍重點」
√ 找出「感興趣」的內容
√ 找出與「生活或學習經驗有關」的內容

議題想成功引起討論,建議可以注意

  • 不要使用是非題的角度來設計
  • 若單次的議題太多,建議先投票票選,挑幾個討論
  • 參與成員較多時,可嘗試先分組再互相交換議題的方式進行

參考自
林揚程(2019)。共讀的力量:帶領社群學習的引導技術(頁266-267)。台北市:商周出版。

A:
讀書會並沒有特定的模板或討論工具。中小學課堂會利用文學圈方式,透過分配任務與角色促進討論,像是Discussion facilitator、Commentator、Illustrator等等,但也會因為每次討論結構不同,或過於專注在任務,導致討論時注意力分散。

林揚程將讀書會學習應用於工作、生活的目的,在書中提出可使用「一三一法」跟「便利貼法」,透過模板的方式有效推進,收斂討論。

一三一法
步驟1:找出內容裡面精華的一句話,無論是書籍或討論中的都可以,找出最能夠表達今日章節的「一句重點」
步驟2:延續步驟1的重點,找出支持一句重點的「三個立論點」
步驟3:與成員們一起找出內容與生活結合的一個應用點,拓展知識的運用性

便利貼法
第一張便利貼:精簡章節與內容重點,描述知識重點
第二張便利貼:針對個人經驗,描述與書中內容(知識)的連結之處
第三張便利貼:思考如何將內容應用在生活與工作中

參考自
林揚程(2019)。共讀的力量:帶領社群學習的引導技術(頁173-175)。台北市:商周出版。

A:
讀書會若不小心聊太遠,有時候對於原計畫完成的內容有點可惜,究竟要怎樣不讓書籍變成一個聊天的引子,讓討論不離題呢。方隆彰有提供幾種方式可供嘗試

  • 領讀人預先設計適當的問題,或是關於本次閱讀內容的對話情境
  • 讀書會成員討論前,都先完整閱讀、且客觀理解內容
  • 共同建立與書對話的共識,並在討論時練習有結構的表達

若讀書會普遍認為聊太遠也是一個重要的討論過程,也可以試著平衡延伸出去的主題與原定閱讀內容的討論份量。

參考自
方隆彰(2013)。嚮往美感的讀書會(頁47-62)。台北市:香海文化。

A:
申請自主讀書會在申請書上最後一欄為預期成果,旨在能協助規劃並讓評審老師了解想要完成的目標,我們希望透過預期成果的設計,讓同學能共同思考一些能夠引發回想的內容,這是讀書會長期經營的重點。

但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,成果不是唯一目的。但如果大家有興趣! 林揚程建議能將「共同創作學習成果」作為每次讀書會最後一個議程,透過能應用於生活的成果,不僅能了解自己的學習過程,也能提高書會的凝聚力。

共同創作方式多元,總結過往讀書會同學嘗試過的有以下幾種

  • 依據內容設計挑戰性問題,並試著回答
  • 依據討論繪製知識架構,整合知識與重要概念
  • 選擇重要的概念或方法,提出可操作的實作提案
  • 依據閱讀及討論撰寫文章或報告,並形成系統化的輸出

參考自
林揚程(2019)。共讀的力量:帶領社群學習的引導技術。台北市:商周出版。

A:
本計畫因為有限制執行期間,為期約七週的討論時間內要舉辦5次以上的讀書會,希望兩週內至少要舉辦一次讀書。若是正常舉辦的讀書會,建議可以先與成員進行相關的討論,確保能穩定舉辦(次數與時間),會有效提高活動的參與度與共學內容連貫性。

優先討論的項目

  • 確保每次的讀書會時間能討論30分鐘以上
  • 若讀同一本書,每次間隔不要超過兩週,並可回顧上期的討論及共同創作的成果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以上提供的是起步的指引,希望能成為共讀路上激盪想法、探索觀點、持續成長的小小火花。
敬祝 讀書會愉快與學業順利

Go to Top